如何編制一份高質量“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

2021-5-25 15:54 來源: 澎湃新聞

力爭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是中國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推動中國從工業文明邁向生態文明的重大舉措。當前,已有19個省(市)在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制定“碳排放、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對各省市而言,這是一次涉及經濟社會方方面面的深刻轉型。如何制定一份科學的“碳排放、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筆者認為,要重點從如下領域去思考和推進:第一,深刻轉變發展理念。要實現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目標,不僅僅需要在節能減排降碳方面作出巨大努力,更重要的是,中國經濟發展方式、居民的生活方式,甚至組織運行機制,都必須為此作出巨大改變和深刻調整。在這場變革中,關鍵要切實轉變思想觀念和發展理念,充分認識降低碳排放的重大意義。重新審視城市規劃思路,將節能減排降碳作為重要的約束性條件和奮斗目標。重新審視現有產業體系,徹底擺脫粗放式、高能耗的發展模式。積極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培育綠色、健康、安全消費習慣。第二,科學制定“碳達峰、碳中和”的奮斗目標和核心指標。有條件的省市,如東部沿海地區,經濟比較發達、產業結構先進,已經進入工業化后期,有條件率先實現達峰目標。在具體指標設定方面,不僅要有與節能減排降碳直接相關的指標,如二氧化碳和主要大氣污染物的排放、萬元生產總值能耗、工業用電量等,還要有與碳排放降低倒逼而來的相關指標,如新興產業占比、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等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指標。在具體階段性目標方面,可以設定碳達峰、低碳發展、趨零排放、碳中和四個階段。其中,碳達峰階段要實現從高碳經濟轉向低碳經濟、從高碳產業轉向低碳產業、從高碳能源轉向低碳能源、從高碳社會轉向低碳社會,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大幅提高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低碳發展階段要實現碳排放大幅度下降,基本實現低碳產業經濟社會體系;趨零排放階段要實現主要產業特別是能源碳排放降至趨于零,基本實現綠色工業革命;碳中和階段要基本建成零碳產業、零碳經濟、零碳社會和零碳國家。圍繞這四個階段,再細化到每個五年計劃的階段目標,并分解落實為各地方政府、部門、園區、企業、家庭的碳排放責任。第三,推進二氧化碳和大氣污染物協同管理。生態環境部最近對中國近80個城市的調研發現,絕大部分城市的溫室氣體和大氣污染分屬兩個部門管理,約有三分之二的城市沒有實現二氧化碳和主要大氣污染物的協同減排。即便是實現協同減排的城市,大氣污染物減排要求也明顯高于二氧化碳減排要求。因此,要將降低碳排放提升到和污染防治一樣的戰略高度,將應對氣候變化和生態環境保護并重,統籌推進大氣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協同治理,開展城市二氧化碳和大氣污染協同管理評估,努力實現碳達峰和空氣質量“雙達標”。第四,推進產業結構轉型。中國作為全世界工業門類最齊全的國家,2020年粗鋼產量達到10.53億噸,占全球比例達到56.5%,超過美、日、印、俄等其他各國之和。中國還是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最大的煤炭進口國,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甚至在大量出口稀土的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稀土進口國。而這背后,則是中國工業的粗放式發展和高碳排放。因此,有效降低碳排放,必須加快產業結構轉型調整。研究出臺“兩高”投資負面清單,嚴格控制高耗能行業新增產能。推動鋼鐵石化化工等高碳行業節能降碳改造,逐步建立以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耗總量為依據的存量約束機制。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高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等綠色低碳產業。以高碳產業為主導產業的省市,要加快推進新興產業培育,逐步降低對高碳產業依賴,推動建立綠色、低碳為導向的全新產業體系。第五,推進能源結構轉型。中國經濟總量在全球占比約16%,但能源消費占比卻達到23%。2019年中國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57.7%,煤炭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占中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70%以上。其中,電力行業占中國煤炭消費總量的54%。因此,要加快推進中國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轉型,盡快將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例提高至20%及以上,有條件的城市要力爭在2030年力爭達到30%甚至40%以上。加快推進電力能源結構轉型,加速淘汰一小部分老舊的、高污染和低效燃煤電廠。同時,盡快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嚴格控制能耗強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建立健全用能預算等管理制度,推動能源資源高效配置、高效利用。第六,大力發展低碳交通。長期以來,交通運輸業是中國能耗量最大、增長速度最快的行業。統計數據顯示,交通領域的碳排放占全國終端碳排放的15%。未來五年中國還將新增機動車1億多輛,工程機械160多萬臺。《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推動交通領域二氧化碳排放盡早達峰,降低污染物及溫室氣體排放強度。要大力發展公共交通,適當降低私家車出行比重。積極推廣多式聯運、甩掛運輸等高效率貨運方式,完善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體系,提升貨運效率。大力推進綠色航運技術的研發及應用,內河航運、近海航運的碳排放量有望進一步減少。利用人工智能、5G等新技術,加快自動駕駛商用和智能交通普及,提高交通智能化水平,有效緩解交通擁堵。積極發展節能環保汽車和新能源汽車,促進交通用能清潔化,減少用油能耗。第七,積極發展綠色建筑。建筑能耗是全社會的主要能耗之一,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統計數據,中國建筑碳領域排放量占到全國總碳排放量的近1/3。伴隨城市化程度不斷提高,中國每年新增建筑面積約在20億平方米。建筑能耗中主要是采暖(主要集中在中國北方地區)和空調能耗(主要集中在中國南方地區),大部分地區的建筑采暖和空調能耗超過了建筑總能耗的50%。要全面實施新建建筑綠色設計,將綠色建筑基本要求納入工程建設強制規范。鼓勵各地因地制宜,提高政府投資公益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綠色等級,推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發展,有條件的省市可率先實現零能耗和零碳建筑。結合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等工作,加快推進具備條件的既有居住建筑實施節能和綠色化改造,提升存量建筑的運行能效。大力發展鋼結構等裝配式建筑,推動政府投資工程率先采用綠色建材,逐步提高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材應用比例。積極推廣建筑合同能源管理,推進公共建筑能耗統計、能源審計及能效公示。第八,積極推進電力行業減排。能源燃燒是中國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占全部二氧化碳排放的88%左右,而電力行業排放又占到能源行業排放的41%。電力行業不僅要承接交通、建筑、工業等領域轉移的能源消耗和排放,還要對存量化石能源電源進行清潔替代。因此,推進電力行業減排是降低能源能力碳排放的關鍵。要加快構建多元化清潔能源供應體系,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最大限度開發利用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大力發展水電,安全高效推進沿海核電建設。推進煤電靈活性改造,科學設定煤電達峰目標,推動煤電更多承擔系統調節功能。加快能源技術創新,推進大容量高電壓風電機組、光伏逆變器創新突破,加快大容量、高密度、高安全、低成本儲能裝置研制。以電為中心,推動風光水火儲多能融合互補、電氣冷熱多元聚合互動,提高整體能效。推動“以電代煤”、“以電代油”,加快工業、建筑、交通等重點行業電能替代。第九,鼓勵企業建立碳披露制度。從國際上看,碳排放披露已經成為發達國家的普遍準則。國際上多個非政府組織,如碳信息披露項目(CDP)、加州氣候行動聯盟(CCAR)、可持續會計論壇、氣候披露標準委員會(CDSB)、普華永道會計公司、氣候風險披露倡議(CRDI)等,均發布了企業碳信息披露指導或框架,很多企業自愿加入并披露相關信息。中國于2021年2月1日起施行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中也規定,重點排放單位編制的年度溫室氣體排放報告應當定期公開,接受社會監督。要加快建立強制與自愿相結合的企業碳披露制度,鼓勵企業進行自愿性碳信息披露。鼓勵企業將溫室氣體排放信息納入企業年度環境報告、企業年度社會責任報告或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報告,提高企業碳排放和碳資產管理意識。國有企業、上市公司、納入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企業要率先公布溫室氣體排放信息和控排行動措施。第十,推進綠色低碳技術創新。3月15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指出,要推動綠色低碳技術實現重大突破,抓緊部署低碳前沿技術研究,加快推廣應用減污降碳技術,建立完善綠色低碳技術評估、交易體系和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目前,中國已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膜法碳捕集技術和等離激元人工光合技術等綠色低碳前沿技術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并取得顯著進展。要加快實施綠色技術創新攻關行動,圍繞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等領域布局一批前瞻性、戰略性、顛覆性科技攻關項目,大力發展生物碳匯、森林碳匯、CCUS等各種碳移除和碳利用技術,加快研發和儲備零碳排放生產、儲能、氫能等替代能源等一批重大戰略技術。支持企業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產業園區等力量建立市場化運行的綠色技術創新聯合體,鼓勵企業牽頭或參與財政資金支持的綠色技術研發項目、市場導向明確的綠色技術創新項目。第十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發展循環經濟是降低碳排放、從根本上減輕環境污染的有效途徑。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推進綠色發展,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當前,中國循環經濟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要以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為導向,加快完善循環產業鏈條,推動形成產業循環耦合。大力推進節約降耗,在生產、建設、流通和消費各領域節約資源,減少自然資源的消耗。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從源頭減少廢物的產生,實現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預防和生產全過程控制轉變。積極開展資源綜合利用,最大程度實現廢物資源化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推動重點行業合理延長產業鏈,加強對各類廢物的循環利用,推進企業廢物“零排放”。大力回收和循環利用各種廢舊資源,支持廢舊機電產品再制造。第十二,積極推動綜合能源服務。要以工業園區、大型公共建筑等為重點,加快推動綜合能源服務發展,推進清潔智慧用能工程建設,因地制宜發展分布式能源、微網、儲能、電動汽車智能充放電、需求側響應等智慧高效用能模式,積極拓展用能診斷、能效提升、多能供應等綜合能源服務,推動工業、交通、建筑等用能場景的智慧化和綠色化提升,助力提升全社會終端用能效率。支持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儲能等規劃建設和推廣應用,鼓勵相關單位積極探索5G、充電樁、數據中心、分布式光伏、儲能等多功能綜合一體站建設。推動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在能源資源富集區、產業園區等地區,因地制宜建設“源網儲+冶金/化工/建材”“源網儲+大數據中心”等新產業,“余熱余壓等能源資源回收及綜合利用”等能源一體化綜合利用工程,推動電、熱、冷多能協同供應和能源綜合梯級利用。打造能源數字經濟平臺,全面接入煤、油、氣、電等能源數據,匯聚能源全產業鏈信息,支持碳資產管理、碳交易、綠證交易、綠色金融等新業務,推動能源領域數字經濟發展,構建智慧能源體系。第十三,強化政策工具引導。推進節能降碳,需要盡快完善碳減排相關制度和政策體系。比如,加快推進碳交易市場建設,深入開展碳排放報告核查、配額分配和能力建設等工作。將碳交易、氣候投融資、能源轉型基金、“碳中和”促進法等政策,引導碳減排。同時,積極探索對二氧化碳排放開征碳稅,設立“碳稅”新稅種或在現有的環境保護稅中新設置“二氧化碳”稅目,明確征收范圍和征稅環節,實行低稅率起步、分步動態調整、保持宏觀稅負穩定。同時,做好碳稅與碳交易等政策之間的協調,實現二者在調控力度上的大體一致。 (作者任新建系華略智庫創始人、管理學博士)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午夜伦伦影理论片大片| 龙珠全彩里番acg同人本子 | 99热99re|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HDAV| 91成人午夜性a一级毛片| 国产黄网在线观看| 久久免费精彩视频| 橘梨纱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啊快点再快点好深视频免费| 黑人巨大两根69gv|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东北女人奶大毛多水多| 日本国产中文字幕|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洲| 男女交性特一级|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网站| 被黑人侵犯若妻中文字幕| 国产麻豆精品免费密入口| t66y最新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 成年女人午夜毛片免费看|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 国产免费av片在线播放| 久草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99热这里只有精品99| 天天躁夜夜踩狠狠踩2022| 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性猛交╳xxx乱大交|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 激情小说亚洲图片| 免费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1区2区 | avtt2015天堂网| 好吊妞788gaoc视频免费| 一本大道道无香蕉综合在线| 最新国产精品好看的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