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燦 等:碳中和愿景的實現路徑與政策體系

2020-12-22 07:45 來源: 中國環境管理 |作者: 王燦,張雅欣

碳中和愿景的政策體系


2.1 法律法規

通過立法手段,為碳中和愿景提供法律保障。碳中和愿景下的長期深度減排是我國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有必要通過立法手段為減排政策的長效實施提供法律基礎、增強執行力度。當前,氣候立法正逐漸成為國際碳中和行動的重要組分,尤其是一些國家如瑞典、丹麥、新西蘭等以立法形式承諾了碳中和目標。通過立法來保障減排政策的法律基礎和效力,可以把碳中和的長期愿景轉換為全社會的行動共識,全面促進低碳轉型的個人行為、企業行動、資金流動、技術研發。

在此基礎上,我國可以進一步考慮完善應對氣候變化相關制度建設。一方面,持續推進以《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為代表的國家碳交易制度建設,將行業覆蓋范圍由高耗能行業擴展到未來具有較大排放增長潛力的行業,如建筑排放、交通排放等,通過碳市場形成穩定的、不斷提升的碳價格市場信號和不斷加嚴的碳排放總量控制預期。另一方面,將創新性低碳和負排放技術的長期發展納入我國關鍵技術發展戰略,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和創新。技術創新和進步是實現碳中和目標與經濟高質量發展協同的關鍵。在全面提高能效、推動能源系統脫碳等技術的基礎上,發展關鍵負排放技術,如基于自然的減排措施(如植樹造林)、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生物質能結合碳捕集封存(CCS/BECCS)等。持續支持氫能、核能、儲能等戰略性技術方面的研發創新,同時關注電池全產業鏈、新興數字技術等的減排潛力。

2.2 地方行動方案

地方自主探索碳中和方案是實現碳中和愿景的必然途徑。一方面,碳中和愿景指引下的發展需要各地結合各自的資源稟賦、發展階段、產業結構等方面特點探索合適的轉型路徑。另一方面,開展碳中和行動,有利于地方因地制宜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因此,盡管碳中和是面向2060年的遠期愿景,近期我國仍然可以而且應當考慮鼓勵達峰積極的省份率先自主探索碳中和路徑,通過制定地方戰略、規劃等方式將未來40年的碳中和目標納入未來10年的碳達峰行動中,從而實現碳達峰目標與碳中和路徑的協調一致。地方需要研究提出實現碳中和的重大政策與行動,包括經濟結構、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如何實現低碳化轉型,建筑、交通、農業等部門如何實現低碳發展等。此外,地方還需要探索實施碳排放總量控制、行業碳排放標準、項目碳排放評價、碳排放準入與退出等相關制度、標準和機制。

2.3 行業和企業碳中和約束與激勵

實現碳中和最終要靠技術,而企業既是技術創新的主體,又是碳排放的直接來源。因此,能否讓企業采取切實可行的創新和行動是實現碳中和的關鍵。首先,對于企業而言,碳中和路徑意味著越來越嚴格的碳排放標準,或者越來越高昂的碳排放成本。能否成功實現脫碳跨越,將成為決定企業未來市場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因此,碳中和將通過產品市場的競爭實質性地構成行業標準。事實上,在一些行業已經出現了類似的苗頭。例如,逐漸成型的歐盟鋼鐵碳關稅方案和逐步成熟的歐洲新型零碳鋼鐵技術被認為很可能推動全球鋼鐵行業的零碳化標準。其次,消費者的低碳偏好、商業伙伴的碳中和行動將改變商業格局,通過消費市場和生產鏈將碳中和的行動傳遞至更多行業、企業。例如,蘋果公司將推動供應鏈使用清潔能源作為減少其范圍三碳排放的重要舉措,由此將促使其上游配件供應企業探索碳中和發展,以獲取市場競爭力。此外,碳中和愿景將對高排放、長壽命期的投資建設項目帶來政策性風險,降低這類項目的商業吸引力和融資能力,間接為低碳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創造有利條件。目前,不少跨國企業紛紛響應國際碳中和行動,將碳中和目標納入企業未來發展戰略,其中互聯網、零售、金融等現代服務業企業提出的碳中和承諾普遍早于其母公司所在國家的碳中和目標年,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碳中和目標對形成企業新型競爭力的作用和影響。

為推動企業層面的碳中和行動,首先,我國應充分利用市場化工具,降低企業零碳化發展成本,如加快全國碳市場啟動進程,推動碳價進入企業生產決策,通過碳價信號來引導企業以最小成本實現碳減排。目前,我國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已進入公開征求社會意見的階段,接下來應加快制定相關細則,完善硬件設施,實現全國碳市場的實質性運營。其次,利用氣候投融資工具,降低企業零碳創新成本和風險。目前我國已發布《關于促進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的指導意見》,旨在引導和促進更多資金投向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投資和融資活動,接下來需加快構建相關政策體系,完善氣候投融資標準,通過地方試點和創新氣候投融資模式,來為企業自主探索碳中和發展路徑開辟融資渠道,降低低碳投資風險。最后,需要加強對低碳/零碳技術保護和扶持,通過完善低碳/零碳知識產權保護,對于新技術給予稅收抵免,進行政府采購以及技術授權等,提高企業碳中和發展收益。

2.4 面向社區和個人的鼓勵政策

社區是連接個人與碳中和目標的重要平臺,社區層面的減排行動是個人參與碳中和進程的關鍵環節。因此,可鼓勵社區以削減排放總量、控制居民人均碳排放量為目標,自主制定零碳社區規劃,并且在規劃中注重提高零碳生活方式的需求滿足程度,提升個人對零碳生活的接受度。具體來說,就是鼓勵社區著重發展零碳分布式能源、實施零碳建筑改造、打造零碳出行系統、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利用碳普惠平臺踐行低碳行為,以及加大零碳生活宣傳推廣等。

其中,在零碳出行方面,可考慮在社區中增加新能源汽車停車位,加裝公用充電樁以及進行電網增容。通過建立服務便利的充換電網絡,增加個人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進而選擇更加低碳的出行方式。社區碳普惠制度可通過經濟激勵等,引導個人自愿參與并持續采用節能減排行為,其中規范合理的激勵信號在促進個人低碳行為可持續性方面起到關鍵作用。因此,我國應建立規范的社區碳普惠制度標準,實現碳普惠行為數據處理、收益量化算法及收益分發等環節的標準化與統一化,引導碳普惠平臺與碳市場逐步對接。此外,還應鼓勵社區通過建立碳普惠平臺,為個人提供低碳激勵機制,引導社會廣泛采取減少碳排放及增加碳匯的行為。

個人通過響應政策和影響企業等方式深度參與碳中和愿景的實現進程,對約束范圍三的碳排放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可以考慮利用多種政策手段,平衡個人的低碳付出與回報預期,最大化需求側減排潛力。我國可考慮充分運用市場機制,引導個人選擇零碳生活方式。例如,實行階梯電價制度,加大峰谷電價差,可增加節能減排的經濟利益,引導個人合理用電;加大對低碳產品的直接補貼力度,降低低碳產品的實際價格,提高低碳產品價格競爭力。此外,還需要加大零碳生活的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個人減碳意識,提升個人對零碳生活的認可度。

2.5 政策體系梳理

面向不同主體的政策需求強調了碳中和社會路徑中政府、企業與個人的減排作用,而社會路徑與技術路徑高度融合,從政策需求中可進一步梳理出基于技術路徑的政策體系。由1.2節可知,碳中和愿景下排放路徑依賴于高能效循環利用、零碳能源以及顛覆性負排放三大領域的技術支撐,圖4反映了面向三類技術的政策體系。


能效提升技術已相對成熟,減排成本較低,甚至具有顯著經濟效益。其在應用層面的阻礙主要來自于時間成本、激勵錯位、行為因素等方面。在鼓勵成熟能效提升技術擴散時,恰當的法規標準、信息工具等可以培育更明智的能源消費選擇,其中主要包括能效標準、能效審計及管理、能效標識等。這從生產側強化了對于企業的能效要求和管理,而在需求側則利用信息引導消費者提高節能意識、激勵和促進更好的選擇。

近年來,零碳能源技術成本大幅下降,在價格上相對于化石能源已形成較強的競爭力,具備大規模經濟開發的潛力,然而零碳能源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還需要合理有效的政策為其創造市場空間。主要可通過建立健全碳稅制度、碳排放交易機制等基于市場的減排政策,發揮價格的指導作用,增加化石能源技術的應用成本,提升零碳能源技術的經濟性和市場優勢。一方面有利于促進現有企業以成本最低化的方式實現減排,另一方面也將提高零碳能源技術應用帶來的公共收益和私人回報規模,提升零碳能源技術領域進一步投資創新的吸引力。

除了通過常規手段實現能源系統深度減排外,還需全面部署顛覆性減排和碳匯技術。然而,技術創新過程中普遍存在資金成本過高、研發周期長,風險回報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技術商業化復雜性較高等問題,需要政策緊密配合,從資金、技術、制度建設等層面保障創新鏈的生命力。主要可以通過公共資金支持技術及其應用的研發和示范,直接資助技術轉化成商業化產品,通過政策的實施為新技術改良下的產品創造價格補貼等,促進顛覆性減排和碳匯技術研發。

3 總結與展望

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鄭重承諾中國將努力爭取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這為中國未來低碳轉型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指明了方向、明確了目標,同時也意味著未來異常艱巨的長期深度減排行動。總體上,中國碳中和愿景下的排放路徑將呈現盡早達峰、穩中有降、快速降低、趨穩中和的過程。而促使社會經濟系統按照預期的排放路徑邁向碳中和愿景,需要關鍵技術路徑的支撐和社會路徑的保障。從控制碳排放途徑的角度,高能效循環利用技術、零碳能源技術、負排放技術形成了實現碳中和目標的三大關鍵技術領域。政府、企業、個人則在邁向碳中和的社會路徑中具有至關重要而又各有側重的作用。這需要科學的政策體系,充分考慮社會路徑與技術路徑的高度融合,形成系統有效的激勵機制,促進資本和人才朝著碳中和技術創新和市場化推廣應用方向快速匯集。

從社會路徑來看,政策體系面向不同行為主體產生了不同的政策需求。首先,國家應通過立法手段,為碳中和愿景提供法律保障。其次,可鼓勵達峰積極的省份率先自主探索碳中和路徑。對于企業,應考慮充分利用市場化工具,降低企業零碳化發展成本,利用氣候投融資工具,降低企業零碳創新成本和風險,并且加強低碳/零碳技術保護和扶持。最后,對于社區和個人,一方面鼓勵自主制定零碳社區規劃,一方面加強碳普惠等平臺建設,引導個人選擇零碳生活方式。而圍繞技術發展,政策體系應充分結合市場機制、法規標準、信息工具等方面,鼓勵成熟能效技術的擴散,為先進技術創造市場空間以及促進顛覆性技術研發等。

文獻來源:王燦,張雅欣.碳中和愿景的實現路徑與政策體系[J].中國環境管理,2020,12(6):58-64.
DOI:10.16868/j.cnki.1674-6252.2020.06.058

資助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評估體系建設及實現路徑”(17ZDA077);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委托項目“2050 年碳中和目標國際動態及影響研究”(201901)。

作者:王燦1,2*,張雅欣1
單位:1.清華大學環境學院
         2.清華大學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研究院

作者簡介: 王燦,教授,博導,主要從事全球氣候變化經濟學與政策、能源環境經濟系統模擬與分析、低碳經濟與低碳城市等相關研究。
123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探花视频在线看视频| 亚洲码欧美码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18隐私羞羞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播放| 8x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狠狠综合欧美综合欧美色| 国产一精品一av一免费爽爽| 国产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s| 国产超清在线观看| www.fuqer.com| 成年人在线免费看视频| 久久伊人中文字幕麻豆|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免费大全8|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丰满熟妇浪潮一区二区AV|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欧美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公侵犯玩弄漂亮人妻优| 色偷偷8888欧美精品久久|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丝袜| 色之综合天天综合色天天棕色| 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a级成人毛片久久| 尾野真知子日韩专区在线|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在线| 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这里只精品热免费99| 欧美jizz18性欧美|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欧美色图另类图片| 亚洲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男的把j伸进女人p图片动态 | 加勒比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 色哟哟www视频在线观看高清| 国产产无码乱码精品久久鸭| 91chinese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 亚洲色欲色欲www|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91极品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