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江西省“十三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的通知

2017-1-10 16:33 來源: 應對氣候變化處

江西省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江西省“十三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的通知

各設區市、省直管縣(市)發展改革委,省直各有關單位:

現將《江西省“十三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印發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2016年12月29日

  
江西省“十三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
 
  氣候變化是人類當前面臨的最重大的環境問題,也是人類必須做出回應的最復雜的挑戰之一。由于氣候變化,導致氣溫增高、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與氣候事件頻發,對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生存環境產生了嚴重影響。我省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鄱陽湖流域面積約占全省國土面積的94%,屬于極易受到氣候變化不利影響的地區。氣候變化關系我省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是把握經濟“新常態”、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的產業革命的重要措施。

 “十三五”是我省國家生態文明實驗區建設的關鍵時期,按照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省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單位,組織編制了《江西省“十三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提出了我省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要求、政策導向、重點任務及保障措施,將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要求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和全過程,探索建立我省綠色低碳發展的新模式。

一、我省氣候變化事實及主要影響

  近百年來全球氣候正在發生以變暖為主要特征的變化,我省氣候也發生了明顯變化,并對生產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

  年平均氣溫持續升高。1961~2015年全省年平均氣溫18.0℃,其中2007年平均氣溫19.0℃為歷年最高,平均增溫速率約為0.17℃/10年,累計升溫0.93℃。特別是1970年以來升溫過程明顯,變暖趨勢突出,累計升溫1.26℃,以冬、春季變暖最為顯著。

  降水量呈略增多趨勢。1961~2015年平均降水量為1656.3毫米,全省降水量呈略增多趨勢,2012年的年降水量2175.5毫米為歷年最多,1963年的降水量1114.8毫米為歷年最少。強降水事件增多。

  日照時數呈減少趨勢。1961~2015年全省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691.1小時,每10年平均減少速率為56.9小時。1963年日照時數2016.8小時為歷年最多,2015年日照時數1338.6小時為歷年最少。

  氣候變化對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生存環境產生了較大影響,導致我省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增加,洪澇、干旱和冰凍等災害頻發;高溫和強雷電天氣增多,火災發生頻繁;鄱陽湖流域濕地沙化面積增大,總體生態功能降低;農業生產災害損失加大,城市內澇嚴重;基礎設施建設受到影響,運營安全存在較大隱患。

  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現狀及面臨的挑戰

  “十二五”期間,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積極的政策措施,有效的促進了全省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開展。編制并實施了《江西省“十二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和《江西省“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實施方案》,分解下達了各設區市“十二五”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目標。通過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效率、增加森林及生態系統碳匯、開展低碳試點示范和加強能力建設,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圓滿完成了國家下達我省的2015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的目標。森林覆蓋率穩定在63%以上,森林蓄積量達到5.4億立方米。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提高到9%。農業、林業、水資源、防災減災等重點領域適應氣候變化能力有所增強。

  雖然我省“十二五”期間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工作開展中仍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面臨新形勢的挑戰。一是經濟發展方式粗放。我省正處于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由于長期發展不足,面臨產業層次總體較低、創新能力不強、資源約束增強、生態環境壓力加大等問題,發展中不協調、不平衡、不可持續的問題仍然存在,改變傳統的粗放型發展方式迫在眉睫。加快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已成為我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必然要求。二是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短期內難以改變。我省缺煤、少水(能)、無油、乏氣,屬于典型一次能源匱乏的省份,外購能源以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為主。省內的水電、風電、太陽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雖然做到了有效的補充,但受技術發展水平的制約,總量仍然有限。2015年我省煤炭、石油、天然氣和水電風電,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分別為66.8%、17.3%、2.7%和7.4%。由于能源結構調整在相當程度上受到我省能源資源稟賦和資源結構的制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又面臨技術和資金上的障礙,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和消費結構短期內將不會發生根本性改變,降低我省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強度的任務艱巨。三是對農業、林業、水資源等領域適應氣候變化提出了長期挑戰。我省山地、丘陵、水域占全省面積的88%,洪澇、伏旱、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時常發生,屬于極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地區。而我省農業、林業、水資源開發和保護等領域建設仍存在著現代化程度較低、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科技含量不高、標準化程度偏低等多方面的不足,這將對農業、林業、水資源等領域適應氣候變化提出了長期挑戰。四是全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認識水平和工作支撐能力亟待提高。我省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機制體制還有待完善,各級領導干部的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能力亟待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科研力量薄弱,缺少專業技術人才。我省尚未形成穩定持續的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資金支持機制。公眾的應對氣候變化的概念比較生疏,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氛圍還需要進一步營造。

  三、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要求,將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舉措,堅持減緩與適應并重,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并舉,不斷調整經濟結構、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效率、增加森林碳匯,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努力走出一條具有江西特色的經濟社會發展與應對氣候變化雙贏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

  (二)基本原則

  堅持統籌兼顧和協調推進。應對氣候變化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諸多領域。要把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統籌考慮,整體推進,確保落到實處。

  堅持減緩與適應同步推動。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兩個有機組成部分。要積極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遏制排放過快增長的勢頭。加強氣候變化科學研究、系統監測和影響評估,采取積極有效的適應措施。

  堅持科技與制度創新并舉。科技進步和制度創新是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有效途徑。要加強科技創新和推廣應用,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科技支撐能力。注重制度創新和政策制定,為應對氣候變化提供體制機制保障,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

  堅持政府引導和社會參與。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全社會的廣泛參與和共同行動。要發揮政府在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中的引導作用,形成有效的激勵機制和良好的輿論氛圍。充分調動企業、公眾和社會組織作用,形成全社會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合力。

  (三)主要目標

  應對氣候變化的總體目標是:控制和減緩溫室氣體排放成效明顯,低碳試點示范取得良好成效,適應氣候變化能力不斷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公眾意識與管理水平進一步增強。到2020年,力爭實現以下主要目標:溫室氣體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5年下降19.5%。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11000萬噸標準煤,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11%。森林覆蓋率穩定在63%以上,森林蓄積量達到6億立方米,林業碳匯功能持續增強。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工業、建筑、交通、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節能減碳取得明顯成效,工業生產過程等非能源活動溫室氣體排放得到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增速繼續減緩。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涉及我省的各項重點工作圓滿完成。

  適應氣候變化能力明顯提高。重點領域和生態脆弱地區適應氣候變化能力顯著增強。初步建立農業適應氣候變化技術標準體系,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5以上;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0.4%以下;城鄉供水保證率顯著提高;進一步建設和完善全省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與應急響應系統、省市縣三級公共氣象服務網絡,氣象信息蓋率達到95%以上,氣象災害損失占GDP的平均比例下降到3%以下;重點地區防洪除澇抗旱能力顯著增強;適應氣候變化試點示范深入開展。

  低碳試點示范取得明顯成效。積極推進我省國家低碳試點城市、試點園區和省級低碳試點縣(市、區)建設,建成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義的低碳城區、低碳城鎮、低碳園區和低碳社區。探索建立我省特色行業的地方低碳標準,推廣使用具有良好減排效果的低碳技術和產品。

  能力建設得到明顯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基礎理論研究和自主創新能力、生態環保的整體科技研發水平和決策能力達到較高水平。溫室氣體排放統計、核算和考核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氣候變化的監測和預估能力得到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深化。應對氣候變化的人才隊伍建設得到重視和加強。

  公眾意識與管理水平得到明顯增強。應對氣候變化的宣傳、教育和培訓進一步加強,氣候變化相關知識得到普及,公眾防范氣候災害的意識和能力不斷增強。多部門參與的決策協調機制進一步完善,氣候變化因素在重大規劃編制、相關產業政策制定、項目建設和管理過程中得到充分考慮。應對氣候變化政策法規體系和管理制度得到健全。

  四、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主要任務

  (一)調整產業結構

  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電子信息和新型光電、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航空、先進裝備制造等戰略新興產業。著力推進南昌節能環保產業研發基地、萍鄉節能環保產業基地、贛州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基地、新余節能裝備制造和環保服務產業基地建設;形成新余、上饒、九江及南昌等新能源制造產業聚集區;打造贛州、鷹潭、南昌、景德鎮新材料產業集聚區;形成南昌、撫州、宜新萍城鎮密集帶生物和新醫藥產業集聚區;著力打造10個百億綠色食品產業集群,建設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示范區。到2020年,力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30%以上。

  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化解過剩產能和淘汰落后產能。嚴格落實項目節能評估審查、環境影響評價、生產許可制度,強化環保、節能、安全生產等產業準入標準;對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新(改、擴)建項目,制定產能等量減量置換方案,嚴禁新增產能。加快整治存量過剩產能,支持企業技術改造,淘汰和退出一批落后產能;鼓勵企業積極開拓國內國際市場,消化一批過剩產能;推進企業兼并重組和搬遷,整合一批過剩產能。推進傳統產業綠色轉型升級。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產業科學發展、集聚發展,促進工業園區提質增效、發展升級。大力實施“三百工程”(百戶優強企業、百個知名品牌、百名優秀企業家培育工程),支持龍頭企業、優強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做強做大;積極培育60個重點產業集群和20個省級工業示范集群,形成一批功能定位清晰、規模優勢突出、集群效應明顯、輻射帶動有力的特色工業園區,實現園區發展水平顯著提升,綜合實力明顯增強。

  加快發展服務業。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提升發展傳統服務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促進服務業發展明顯提速、比重明顯提高、水平明顯提升,構建充滿活力、就業容量大、社會功能強的服務業體系。加快發展金融、現代物流、工業設計、電子商務、科技研發、信息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優化提升商貿服務業、健康養老、家庭服務等生活性服務業,積極培育文化創意、旅游、現代傳媒、動漫游戲、數字出版等服務業新業態。到2020年,全省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力爭達到42%。

  (二)優化能源結構

  提高清潔能源比重。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深入論證內陸核電問題,條件成熟后啟動彭澤核電站一期工程。依托鄱陽湖陸地以及部分高山區域風能資源優勢,著力推進一批風電示范項目。加快推進光伏發電應用和太陽能熱利用,推進城區建筑太陽能一體化應用。加快推進天然氣入贛工程,配合國家實施西氣東輸三線和新疆煤制氣外輸管道(新粵浙線)項目江西境內工程,加快省級天然氣管網工程建設。發掘水電開發潛力,有序推進沼氣、垃圾和直燃發電等生物質發電項目。

  加大火電清潔化改造力度。有序推進火電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優先淘汰改造后仍不符合能效、環保等標準的30萬千瓦以下機組。

  (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積極推進節能降耗。加強能源消費總量和能耗強度雙控制,強化電力需求側管理、合同能源管理等措施,嚴格節能標準和節能監管,以鋼鐵、電力、建材有色、化工、造紙等行業為重點,加快企業節能降耗技術改造,推廣能源梯級利用等關鍵節能技術和終端節能產品,強化工業節能增效。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綠色建筑,推廣可再生能源和新型建筑材料應用,推進建筑節能發展。發展低碳交通運輸,加速淘汰老舊運輸設備,推廣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推進“車船路港”低碳交通運輸專項行動,加強交通運輸業節能減排。建立循環、高效、低碳的綠色物流體系。制定城市綜合體、公共機構辦公場所等能源使用定額標準和效能標準,推行街道和樓宇能源智能管理系統,推動公共機構領域節能降耗。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施循環發展引領計劃,推進生產和生活系統循環鏈接,加快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實施產業園區、重點企業循環化改造工程,促進企業循環式生產、園區循環式發展、產業循環式組合。加強工業固廢、建筑垃圾等大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加快建設城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系統。加強農業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推進區域生態循環農業發展。健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加強生活垃圾分類回收與再生資源回收的銜接。全面實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動汽車零部件、辦公設備等再制造,建設再生產品推廣和再制造服務基地,大力發展“城市礦產”。推廣循環經濟技術和產品。

  (四)提高森林、濕地和農田等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增加森林碳匯。大力實施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實施長(珠)防護林,血防林等建設工程,按照國家有關部署,對25度以上非基本農田陡坡耕地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建設水源涵養林及水土保持林。加強國家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保護,提高公益林生態效益。加大中幼林撫育和低質低效林改造力度,進一步改善林分結構,提高森林資源質量。到2020年新增造林面積40萬公頃,低產低效林改造46.67萬公頃,森林撫育186.67萬公頃

  增加濕地碳匯。加強濕地本底資源調查,規范管理,加快濕地保護區、濕地公園建設步伐,實施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加強濕地保護區保護網絡和基礎設施建設,健全濕地保護與恢復體系。著力推進鄱陽湖流域濕地恢復保護,鞏固退田還湖、還澤、還灘成果,實施鄱陽湖退田還湖區域(圩區)恢復濕地植被。支持有條件的濕地建設國家濕地公園。建立濕地動態監測體系和基礎數據平臺,探索濕地資源綜合利用,提升濕地管理水平。擴大濕地生態補償范圍。到2020年全省濕地保有量達到91.01萬公頃。

  增加農田碳匯。加強農田保育,推廣秸稈還田、糧草輪作、農林復合、冬種綠肥、增施有機肥等措施,提升土壤有機碳儲量。推廣精準耕作技術和少免耕等保護性耕作措施,減少農田土壤有機碳的損失。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植、提高復種指數與植被覆蓋度。

  開展城市增綠工程。優化城市綠地系統,全方位建設社區公園、街心公園,提高公共綠地的均衡性。積極探索立體綠化和垂直綠化模式,提高城市空間綠色濃度。按照“見縫插綠”的原則,實施城市出入口、邊角地、道路沿線、河道兩側以及主要公共服務空間等綠化提升工程。

  (五)控制工業領域排放

  迎合工業綠色發展趨勢,注重資源節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走資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安全度高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加強綠色生產設計,圍繞工業生產源頭、過程和產品,將綠色發展的理念和方法落實到企業生產全過程。優化產業鏈和生產組織模式,建立企業間、產業間相互銜接、相互耦合、相互共生的工業綠色產業鏈。開發先進適用的低碳技術、低碳工藝和低碳裝備。建立工業綠色發展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的激勵機制和融資平臺,增強工業綠色發展技術創新能力和推廣應用水平。強化企業技術改造與技術引進、技術創新的結合,切實提高企業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加快產品和技術升級換代。加快新興科技與傳統產業有機融合。圍繞發展潛力大、帶動性強的若干新興領域,立足現有企業和產業基礎,實施產業鏈升級工程,著力突破新興產業發展的瓶頸制約,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完善產業鏈條,加快形成一批先進的規模化生產能力。控制工業煤炭消費量,減少原煤直接燃燒的數量,推廣煤炭潔凈技術。提高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優質能源使用比例,推廣使用天然氣、水電等清潔能源。

  (六)控制農業領域排放

  積極推廣低排放高產水稻品種,改進耕作技術,控制稻田甲烷和氧化亞氮排放。推廣化肥和農藥合理使用技術,科學施用化肥,引導增施有機肥,大力加強耕地質量建設,減少農田氧化亞氮排放。發展規模化生態養殖。積極推進地熱能在設施農業和養殖業中的應用。控制林業生產活動溫室氣體排放。加快發展節油、節電、節煤等農業機械和漁業機械、漁船,淘汰落后農業機械和漁船裝備,加強節能檢測與維修保養。加快排灌泵站更新改造步伐,大力推廣節能環保農機具的使用。加強農機農藝融合,優化耕作環節,實行少耕、免耕、精準作業和高效栽培。實施綠色低碳循環農業工程,建設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區11處,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5%,農作物農藥利用率達到35%;實施規模集中供氣沼氣利用、秸稈綜合利用、農業節水技術改造等工程,到2020年,全省農村沼氣用戶達200萬戶,秸稈綜合利用率達85%以上。

  (七)控制城鄉建設領域排放

  優化城市功能布局。加強城市低碳發展規劃,優化城市組團和功能布局,提高建成區人口密度和基礎設施使用效率,降低城市遠距離交通出行需求。城市新區建設規劃要探索進行碳排放評估。

  抓好新建建筑節能。嚴格執行建筑節能標準,強化規劃、設計、審查、施工、監理、檢測、質量監督等環節的制度建設與監管力度。推廣應用高性能、低能耗、低材耗、可再生循環利用的建筑材料。加強建筑領域節能,提高建筑節能標準,完善覆蓋城鄉、不同建筑類型的建筑節能標準體系,加快制定農村建筑節能標準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限額標準。

  全面開展綠色建筑行動。進-步推廣 “四節一環保” (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的綠色建筑,積極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提高綠色建材應用比例。全省新建大型公共建筑、政府投資新建的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學校、醫院、博物館、體育館、保障性住房等建筑或以政府投資為主的其他公益性建筑,要全面實施綠色建筑標準。

  加強以節能低碳為特征的煤、氣、電、熱等能源供應設施、給排水設施、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嚴格遵守國家關于建筑物使用年限管理的法律法規,遵守建筑使用全壽命周期管理制度,嚴格建筑拆除管理。加強城市照明管理,實施城市綠色照明專項行動,積極創建綠色照明示范城市。

  (八)控制交通領域排放

  繼續加大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力度,積極探索資源循環利用模式,優化交通運輸結構,提高用能效率,加強運輸組織和管理水平,實現交通運輸系統節能減排。加快發展以軌道交通為主的公共交通系統,重視并充分發揮內河航運的節能優勢。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引導居民綠色出行。推動新能源和清潔車輛的開發應用,鼓勵發展技術先進、經濟安全、環保節能的運輸裝備。引導公路運輸企業加快淘汰老舊、高耗能、高排放車輛,鼓勵發展集裝箱、冷藏、集裝罐等專用運輸車輛,著力推進貨運車輛的重型化、廂式化、專業化和低碳化。積極推廣天然氣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加快推進內河運輸船型標準化工作,大力發展經濟高效、節能環保船舶,加速淘汰老舊船舶。完善鐵路運輸網絡,加快鐵路電氣化改造,加快淘汰老舊機車,發展節能低碳機車、動車組。積極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完善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加快建設公交專用道、公交場站等設施和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

  (九)倡導低碳生活

  鼓勵低碳消費。抑制不合理消費,限制商品過度包裝,減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團體組織等公共機構要率先踐行勤儉節約和低碳消費理念。鼓勵使用節能低碳產品,推廣高效節能電冰箱、空調器、電視機、洗衣機、電腦等家用及辦公電器,提高節能熒光燈使用比例。加快建設高效快捷的低碳產品物流體系,拓寬低碳產品銷售渠道,設立低碳產品銷售專區和低碳產品超市,建立節能、低碳產品信息發布和查詢平臺。

  倡導可持續的生活方式。深入開展低碳家庭創建活動,提倡公眾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節水、節電、節氣和垃圾分類等低碳生活方式,建立有助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消費模式。制定合理的住房標準,引導消費者使用綠色建筑。倡導公眾參與造林增匯活動。

  提倡低碳出行。積極倡導“135”綠色出行方式(1公里以內步行,3公里以內騎自行車,5公里左右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鼓勵支持購買小排量汽車、節能汽車和新能源車輛,倡導“每周少開一天車”、“低碳出行”等活動。到2020年,大城市公共交通分擔率達到30%以上,中小城市達到20%以上。

  五、適應氣候變化主要任務

  (一)提高農業適應能力

  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完善水利灌排設施條件,提高灌溉保證率和糧食單產水平。加強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和農田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開展大中型排灌泵站更新改造。加大灌區灌排渠系、雨水集蓄利用、末級渠系節水改造等田間工程的建設力度。加強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和高效節水灌溉示范項目建設,加快推進農村小塘壩、小水池、小堰閘、小泵站和小渠道“五小”工程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

  加強適應氣候變化技術開發與運用。力爭在光合作用、生物固氮、生物技術、病蟲害防治、抗御逆境、設施農業和精準農業等新技術研發應用上取得重大進展。推廣生態農業和保護性耕作技術,提高農業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根據氣候變化趨勢調整作物品種布局和種植制度,適度提高復種指數。培育高光效、耐高溫和耐旱作物品種。

  (二)提高森林、濕地等生態系統適應能力

  優化森林生態系統。實施新一輪造林綠化與退耕還林、封山育林、低產低效林改造、鄉村風景林建設等生態林業工程,改善林分結構,豐富物種總量,增加森林面積和蓄積量。啟動天然林保護工程,實行嚴格的天然林保護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嚴禁移植天然大樹進城,增強森林資源生態功能。

  加大對濕地的保護與修復。實施鄱陽湖流域清潔水系工程,強化水源涵養區、江河源頭、飲用水源保護區和備用水源地等重點區域保護與生態修復。實施鄱陽湖濕地生態修復工程,加強“五河”源頭、重點湖庫、江河干流地區和城市規劃區域的濕地保護。對功能降低、生物多樣性減少的濕地進行綜合治理,實施濕地恢復與綜合治理工程1.8萬公頃;開展農區濕地可持續利用示范6000公頃。建立健全濕地資源監測體系,加大濕地生物資源保護力度,提升濕地生態系統功能。

  加強防護支撐體系建設。完善有害生物防治體系,進一步健全監測預報網絡,擴大監測范圍,提高監測預警應急處置能力。加強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營造生物防火林帶和隔離帶2萬千米。

  (三)提高城鄉基礎設施適應能力

  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在城鄉建設規劃中充分考慮氣候變化影響,在新城選址、城區擴建、鄉鎮建設前進行氣候可行性論證;積極應對熱島效應和城市內澇,合理布局城市建筑、公共設施、道路、綠地、水體等功能區,禁止擅自占用城市綠化用地,保留并逐步修復城市河網水系。建設海綿城市,采取滲、蓄、凈、用、排等措施,完善城市排放防澇與調蓄設施,支持海綿型建筑與小區、道路與廣場、公園與綠地等建設,實現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加強供電、供水、排水、燃氣、通信等城市生命線系統建設,提升建造、運行和維護技術等級,保障設施在極端天氣氣候條件下平穩安全運行。加快城鎮供水設施建設,降低管網漏損率,新增城鎮供水能力80萬立方米/日,新建改造城鎮供水管網2800公里。

  加強水利設施建設和水資源管理。開展長江干流(江西段)、五河、中小河流、鄱陽湖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全面提高提升重要江河湖泊及支流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加快流域控制性樞紐工程建設,積極推進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實施病險水庫(閘)除險加固工程,提高水利設施在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加劇背景下的調節能力;實施鄱陽湖流域水資源管理適應氣候變化試點示范工程;加強災害監測、預警預報和應急處置能力建設。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大力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加強水環境保護,推進水權改革和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實施重點水源工程和大中型灌區新建和續建配套工程;建設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加大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力度,推進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強化水資源供給保障,提升在極端氣候條件和突發情況下的水資源保障能力。到2020年,新增供水能力20億立方米,新增及恢復農田有效灌溉面積400萬畝。

  加強交通設施建設。加強交通運輸設施維護保養,在氣候風險高的公路、橋梁、鐵路、機場、港口、管道、城市軌道建設應急處置機制,強化極端氣候環境下的通行保障能力。新建交通基礎設置要充分考慮氣候變化因素,優化線路設計和選址方案。

  加強能源設施建設。在推動核電工程選址和前期研究工作中,充分考慮氣候變化因素,進行氣候變化風險評估。推進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全面解決農村低壓用電問題。提高電網抗風、抗壓、抗冰凍能力,完善應急預案;加強風電、水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的氣候可行性論證。

  (四)提高人群健康適應能力

  加強氣候變化對人體健康影響研究。完善衛生與氣象、環保等相關部門合作機制,建立大氣污染對健康影響的監測網絡,完善相關基礎數據。突出氣候變化相關疾病,特別是相關傳染性和突發性疾病流行特點、規律及適應策略、技術研究,探索建立對氣候變化敏感的疾病監測預警、應急處置和公眾信息發布機制;建立極端天氣氣候災難災后心理干預機制。

  健全疾病防控體系。完善健康危害預警系統、應急預案和干預措施,提高應急處置能力、醫療救治能力、防疫防病能力、心理應對能力。加強二甲醫院標準化、職業病防治體系、婦幼保健機構、衛生監督體系等重點工程的建設。

  增強公眾對疫病預防意識。普及氣候變化對人體健康影響相關知識,提高公眾對疫病的預防能力;廣泛開展衛生城市、園林城市、文明城市、生態文明村等創建活動,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改善人居環境。加強與氣候變化相關衛生資源投入與健康教育,增強公眾自我保護意識,提高人群適應氣候變化能力。

  (五)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

  加強氣候災害預報預警服務系統建設。實施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與應急響應工程,健全災情管理信息化和災害應急救助指揮體系。完善氣象災害監測網,加密新建天氣雷達、局地天氣雷達、移動天氣雷達、區域地面觀測站等觀測站點,進行區域自動站標準化改造,在災害性天氣敏感區建設雙偏振雷達和風廓線雷達。健全全省氣象預報、預測、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升級、優化短時臨近預報、短期氣候預測,以及突發事件預警信息制作、發布等氣象業務服務系統。升級改造全省氣象災害信息網絡系統和高清視頻會商系統,建設省級氣象災害大數據中心和省級氣象災害計算資源池。建立氣象裝備運行監控系統、運行維修平臺和計量檢定標校系統。建設全省農村雷電災害防御體系,完善農村公共場所防雷設施。加強氣象臺站基礎設施建設,保護氣象探測環境。

  加強人工影響天氣能力建設。完善省市縣一體化的綜合業務系統,建立區域內信息共享機制,統籌協調各地人工影響天氣業務發展。加強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能力建設、飛機作業系統和機載探測系統建設,完善地面作業系統建設。加強人工影響天氣重點作業區建設,以保障糧食安全和生態文明建設為核心,重點建設3個增雨保障區、1個防雹保障區。建設東南區域人工影響天氣中心,統籌區域人工影響天氣業務,開展區域人工影響天氣聯合作業。建設贛州人工影響天氣飛機作業基地、廬山高山云霧試驗示范基地和新余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新裝備研發中心,全面提升全省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服務和科技創新能力。

  健全氣候變化風險管理機制。健全防災減災管理體系,改進應急響應機制。完善氣候相關災害風險區劃和減災預案。針對氣候災害新特征,調整防災減災對策,科學編制極端氣候事件和災害應急處置方案。提升分行業、分災種的氣侯災害預警能力、信息發布能力和應急保障能力,促進全社會防范和應對氣候災害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六、開展試點示范建設

  (一)推進低碳城市、縣(市、區)試點建設

  進一步推進南昌市、景德鎮市、贛州市國家低碳試點城市和資溪縣、婺源縣、浮梁縣、蘆溪縣、大余縣、分宜縣、共青城市、貴溪市、袁州區、吉州區等十個省低碳試點縣(市、區)的建設,制定低碳發展路線圖和時間表,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工業、農業、建筑、交通、能源體系,倡導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非試點設區市,要積極開展爭創國家低碳試點城市工作。

  (二)推進低碳工業園區試點建設

  南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要按照國家低碳工業園區試點實施方案,突出低碳發展主線,發揮比較優勢,大力實施低碳化結構調整和技術改造,持續提高綠色低碳能源使用比率,削減園區化石能源消費量。建立園區低碳發展自評估機制,研究提出反映園區特色的低碳評價指標體系。加快推進園區產業低碳化、企業低碳化、產品低碳化、基礎設施及服務低碳化,確保試點工作取得實效,切實發揮引領和示范作用。

  (三)開展低碳社區創建活動

  結合新型城鎮化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扎實開展低碳社區創建活動。在社區規劃設計、建筑材料選擇、供暖供冷供電供熱水系統、社區照明、社區交通、建筑施工等方面,實現綠色低碳化。建立社區節電節氣節水、出行、雨水回收、垃圾分類等低碳行為規范,倡導建立社區二手生活用品交換市場,引導社區居民普遍接受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

  (四)開展低碳商業創建活動

  在商店、賓館、飯店、旅游景區等商業機構開展低碳創建活動,通過加強節能、節水、可再生能源等新技術應用,加強運營和供應鏈管理。改進營銷理念和管理模式,加強低碳、新能源等產品的應用,強化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顯著降低商業機構二氧化碳排放。

  (五)落實碳排放權交易制度

  建立碳市場、實施碳排放權交易制度,是體現碳排放空間的資源屬性,有效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降低全社會減排成本,形成強有力的倒逼機制,明確企業的碳減排目標,促使企業加強碳排放管理,加快低碳技術創新和應用,從而建立長效、低成本的節能減碳政策體系。我國將于2017年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要根據國家要求,設立專門機構指導協調全省碳排放權市場建設,加快推進我省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電力和航空八大行業年能耗1萬噸標準煤以上的企業統計和碳排放報告、盤查與報送工作,科學合理分配企業碳排放配額,加強碳交易能力建設,廣泛開展宣傳引導,提高思想認識,將工作做到前面,配合國家完成碳交易市場建設的各項重點任務,促進我省企業節能降碳。實施《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辦法》,鼓勵支持機構、企業、團體和個人參與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

  (六)開展適應氣候變化試點

  實施城市氣候災害防治試點。開展內澇、高溫、干旱等災害的綜合防治試點,評估氣候變化對我省城市的影響,探索城市在氣候變化條件下加強災害監測預警、提高規劃建設標準、保障生命線系統等方面的有效措施與做法。實施城市人群健康適應氣候變化試點。編制和修訂應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衛生應急預案,建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與人體健康監測預警網絡,加強氣候變化敏感行業的醫療救治能力建設;完善衛生設施配置,加強媒介傳播疾病的監測、預警和防控,探索氣候變化條件下保障人群健康的有效途徑。實施森林生態系統適應氣候變化試點。通過營造鄉土樹種混交林,加強森林撫育和低效林改造,調整林分結構,促進形成異齡、復層、混交林分,加強林業有害生物和森林火災等森林災害監測預警和應急防控體系建設,提高森林生態系統適應氣候變化和抵御災害能力。實施濕地保護與恢復試點。選擇典型濕地,開展濕地保護和恢復試點,恢復退化濕地,提高相應區域、流域適應氣候變化能力。

  七、強化科技創新支撐

  (一)著重氣候變化基礎研究

  加強氣候變化監測預測研究。加強溫室氣體本底監測及相關研究。建立長序列、高精度的歷史數據庫和綜合性、多源式的觀測平臺,重點推進氣候變化事實、驅動機制、關鍵反饋過程及其不確定性等研究,提高對氣候變化敏感性、脆弱性和預報性的研究水平。

  加強氣候變化的事實、機制、歸因、預測研究。開發全球/區域模式解釋應用平臺,建立符合江西區域氣候特點的未來預估數據產品,模擬重要氣候事件,為研究氣候變化發展規律提供必要的定量工具。加強全球氣候變化地質記錄研究,揭示氣候變化周期事件以及氣候變化幅度、頻率等差異性特征。

  加強氣候變化影響及適應研究。圍繞水資源、農業、林業、人體健康、生態系統、重大工程、防災減災等重點領域,加強氣候變化影響的機理與評估方法研究,建立部門、行業、區域適應氣候變化理論和方法學,減輕氣候變化帶來的威脅,維護氣候安全,保障我省生態文明建設。

  加強人類活動對氣候變化影響研究。建立覆蓋全省的溫室氣體排放、碳轉移監測網絡,重點加強土地利用、人類活動與區域氣候變化關系研究,客觀評估人類活動與氣候變化的相互影響。提高風能和太陽能等氣候資源的開發利用,改善我省能源結構,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加強與氣候變化相關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研究氣候變化問題對我省社會經濟發展、倫理道德、文化等各層面的影響,完善相關學科體系,加強系統性綜合研究,為提升應對氣候變化的公眾意識和社會管理能力提供科學基礎。

  (二)突出重點領域科技創新

  堅持戰略和前沿導向,采取差異化策略,集中力量加大事關全局的關鍵技術研究力度,實施100項重大科技專項,力爭部分領域技術水平達到國際領先、重點產品達到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突出航空和先進裝備制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和新型光電、新材料、新能源等重點產業科技創新。農業領域,推進以設施農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為重點的技術研發,培育推廣高產、優質、抗逆、適應機械化生產的新品種。能源領域,重點推進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智能電網、頁巖氣煤層氣開發、煤炭清潔高效開采利用等技術研發。建筑領域,重點推進綠色建筑、高效節能門窗、清潔爐灶、綠色照明、高效節能空調以及污水、污泥、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等技術研發。工業領域,重點推進電力、鋼鐵、建材、有色、化工和石化等高能耗行業重大節能技術與裝備研發。交通領域,重點推進新能源汽車等技術研發。

  (三)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

  加快推進低碳技術產業化、低碳產業規模化發展,在鋼鐵、有色、石化、電力、煤炭、建材、輕工、裝備、建筑、交通等領域組織開展低碳技術創新和產業化示范。對減排效果好、應用前景廣闊的關鍵產品或核心部件組織規模化生產,提高研發、制造、系統集成和產業化能力。在農業、林業、水資源等重點領域,加強適應氣候變化關鍵技術的示范應用。強化技術產業化環境建設,增強大學科技園、企業孵化器、產業化基地、高新區等對技術產業化的支持力度。加快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分配改革,全面推動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向項目單位下放。鼓勵和引導高校、科研院所以科技成果作價出資創辦企業,放寬股權激勵、股權出售對企業的相關限制。

  (四)健全科技創新體制機制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形成創新活力競相迸發、創新成果高效轉化、創新價值充分體現的政策機制和體制架構。完善財政科技投入穩定增長機制,確保省級財政科技投入80%投向企業,確保投入企業研發經費的80%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建立政產學研用有效結合機制,引導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根據自身優勢建立低碳技術創新聯盟,形成技術研發、示范應用和產業化聯動機制。推動技術轉移體系的完善和發展。

  八、加強能力建設

  (一)完善溫室氣體統計核算監測體系

  建立健全溫室氣體排放基礎統計制度。將溫室氣體排放基礎統計指標納入政府統計指標體系,建立健全涵蓋能源活動、工業生產過程、農業、土地利用變化與林業、廢棄物處理等領域、適應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要求的基礎統計體系。根據溫室氣體排放統計需要,擴大能源統計調查范圍,細化能源統計品種和指標分類。重點排放單位要健全能源消費和溫室氣體排放原始記錄和統計臺賬。實行重點企事業單位溫室氣體排放數據報告制度。完善溫室氣體排放計量體系,加強排放因子測算和數據質量監測,確保數據真實準確。

  加強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工作。建立全省溫室氣體排放數據信息系統,定期編制省、地市溫室氣體清單。建立健全溫室氣體排放數據信息系統。加強對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工作的指導,做好年度對設區市核算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工作。構建省、市、企業三級溫室氣體排放基礎統計和核算工作體系。建立溫室氣體排放核算系統。

  建立健全氣候變化監測評估體系。有機整合氣象、水文、農業、環境、林業等部門觀測網絡,構建多圈層、多變量、跨部門的綜合性氣候變化觀測體系,實現由單一大氣圈氣候要素觀測拓展到多圈層、多氣候變量的觀測。建設全省溫室氣體監測網。建立氣候變化基礎信息資料庫與數據共享平臺,開展氣候變化的區域響應研究。開發區域氣候變化監測分析技術,加強對區域氣候變化事實、規律和機理的研究。引進、開發適合我省的氣候變化影響評估模型,定量評估氣候變化對水資源、城市、交通、農業、林業、濕地等自然生態系統,以及人類健康等方面的影響,劃分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脆弱區。

  (二)加強人才隊伍和服務機構建設

  強化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發揮省科研機構和高校優勢,加強應對氣候變化人才培養,積極參加國內外專業培訓,提高人員素質。鼓勵我省科研人員參與國際國內研究計劃。建立和完善應對氣候變化人才培養激勵機制。編制江西省低碳人才體系建設方案,建立規范化、制度化的低碳人才培養方案,逐步建立一支人員穩定、結構合理、具備專業知識的應對氣候變化隊伍。

  加強相關支撐和專業服務機構建設。加快培育我省碳排放第三方核查機構,提高核查人員的專業素質。加強社會中介組織的功能建設,大力發展市場中介組織,鼓勵低碳資質管理和培訓機構、金融、檢測、評級、技術成果轉化等專業服務機構發展。健全省應對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充分發揮專家委員會作用,為政府決策咨詢提供強有力服務。

  (三)加強教育培訓和輿論引導

  加強教育培訓。將應對氣候變化教育納入全省國民教育體系,推動應對氣候變化知識進學校、進課堂,普及應對氣候變化科學知識。積極開展應對氣候變化職業培訓。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培訓工作,提高政府官員、企業管理人員、媒體從業人員及相關專業人員應對氣候變化意識和工作能力。

  做好輿論引導。大力宣傳低碳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先進典型及成功經驗。積極發揮社會組織作用,促進公眾和社會各界參與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建立鼓勵公眾參與應對氣候變化的激勵機制,拓展公眾參與渠道,創新參與形式。做好“全國低碳日”等宣傳活動。完善應對氣候變化信息發布渠道和制度,增強有關決策透明度。充分發揮媒體監督作用。發揮新型媒體在氣候變化宣傳中的作用。

  九、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統籌協調

  進一步健全我省應對氣候變化組織機構,充分發揮省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小組在協調解決重大問題中的作用,強化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歸口管理,明確省直各有關部門的權責分工。各級政府要將應對氣候變化作為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的重要任務,將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作為“十三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約束性指標,強化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意圖和政策措施。要充分發揮企業、社會團體、公眾等的作用,通過整合力量,協調行動,共同推進全省應對氣候變化工作。

  (二)落實資金保障,完善投入機制

  加大財政資金對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投入,支持碳交易市場建設、應對氣候變化試點示范、能力建設和宣傳教育。探索運用投資補助、貸款貼息等多種手段,引導社會資本廣泛投入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建立和完善綠色信貸機制,為低碳項目提供融資支持。根據碳市場發展情況,逐步發展碳金融。積極發揮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和各類股權投資基金在低碳發展中的作用。

  (三)分解目標任務,健全考核機制

  根據國家統一部署,將本規劃確定的目標、指標和任務,分解落實到具體的地區、部門,作為綜合評價和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按照責任落實、措施落實、工作落實的總體要求,對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完成碳強度下降等約束性指標情況、有關任務與措施落實情況、基礎工作與能力建設落實情況、氣候變化試點示范進展情況實行年度考核,綜合評價考核的結果向社會公開,接受輿論監督。建立完善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問責機制,將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目標任務完成情況作為各級政府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研究建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獎懲制度,推動規劃各項目標任務的實現。

  (四)嚴格法律法規,完善政策措施

  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實施應對氣候變化以及能源、節能、循環經濟、環保、林業、農業等相關領域法律法規,保持各領域政策與行動的一致性,形成協同效應;嚴格執行我省已出臺的森林和水資源管理、鄱陽湖濕地保護等地方性法規。研究制定低碳產品評價標準及低碳技術、溫室氣體管理等相關地方標準。完善節能、節水、節材、節地和廢棄物回收利用等政策措施,為實現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目標提供保障。

  (五)加強國際合作,推進共同應對

  積極借鑒和引進國外先進氣候友好技術和成功經驗,加強重點領域和行業對外合作。充分利用發達國家、國際組織提供的資金,支持我省開展應對氣候變化的基礎性研究與技術開發。引導企業、科研機構、行業協會等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技術合作和經驗交流,推進共同應對。將“世界綠色發展投資貿易博覽會”辦成展示我省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重要窗口和推動對外開放合作的高端平臺。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性一交一乱一伧老太| 丰满少妇人妻无码| 深夜a级毛片免费无码| 岛国大片在线播放高清|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九色| 欧美日韩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免费| 午夜毛片免费看| 一级有奶水毛片免费看| 我和岳乱妇三级高清电影|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在线入口| 欧美肥老太肥506070| 免费在线观看a级片| 亚洲最大的黄色网| 图片区小说校园综合| 久久只有这才是精品99| 狠狠色欧美亚洲综合色黑a| 国产成人av在线影院| 一个人看的免费观看日本视频www 一个人看的免费视频www在线高清动漫 | 日韩成人免费在线|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老牛影视| 热99精品视频| 全彩本子里番调教仆人|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蜜桃| 国产女同疯狂摩擦系列1| 欧美一级久久久久久久大片 | 野狼第一精品社区| 國产一二三内射在线看片|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 | 国产黑色丝袜在线观看下|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直播| 欧美人与物另类| 午夜免费1000部| 色综合天天综一个色天天综合网| 国内大量揄拍人妻精品視頻| sihu国产精品永久免费|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亚洲va国产日韩欧美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国产免费|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永久| ww亚洲ww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一区二区|